LifeChurch.tv 的主任牧師 Craig Groeschel 的 2012 年的 Global Leadership Summit 的話,也是我在二天聚會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Younger generation tends to overestimate what they can do in short period of time, but underestimate the fruit of longterm faithfulness - Craig Groeschel
最近剛好看到 Joseph Prince 的 Are You Hearing The True Gospel? 想不到又在 Google Reader 讀到 Ravi Zacharias: What is the Gospel? 讓我也重新思想人什麼是福音。 我很同意 Ravi 所的論點,我們常花許多時間確認那個對象需要福音,但卻沒有時間把福音講好。好像業務急著証明保險有多重要,但是對保單卻解釋地支支唔唔。我一方面同意福音之所以是好消息是因為人的處境這個壞消息實在是糟透了,但令一方式卻又苦於二件事,一是好消息不夠好,及二是人不同意你的壞消息。而 Joseph Prince 的信息背後是個現代人傳福音極常用及有果效的:強調恩典。當我們不去看人的光景,單純地告訴人「恩典」,假設是人人都需要恩典,在恩典人自然(或是可能)會發現那個缺乏恩典的自己。這種方法的「福音」真的是更接近禮物的概念,很恩典,而不是「解決之道」。 對我而言,沒有對錯,是方法上的不同,以及信主後要如何收尾與建造的問題。我也放棄了一次就對陌生人傳「完整且無誤的福音」的想法,因為不太可能,人也受不了。 p.s.: 都是英文,但口音很不一樣。
目前強烈地依賴電子設備,目前使用手上在用的設備有: 辦公室 - MacBook Pro 辦公室 - 偶爾偷用其他人的電腦,幾乎都是 Windows 7 or XP 手機 - iPhone 家裡 - 偶爾用 Windows 7 我個人有個怪癖,只想要把資料輸入一次,然後隨時拿得到,所以需要解決。對我而言,有三種東西我希望可以隨時取得:聯絡資料(含手機及 e-mail)、行事暦、檔案。 檔案:用 Dropbox 即可。 很好處理,使用 Dropbox 可以在網路平台、iPhone、Mac 、Windows 間自由同步與存取。我有兩個帳號,個人用的目前有 10.75 G,工作用的也到 7.75 G,除了照片和影音,有部份的文字資料都可以隨時存取。 聯絡資料:以 Apple iCloud 為主。 以手機為中心,從手機使用 Apple iCould 自動作雲端同步回 Mac,再從 Mac 同步到 Google Contacts。在 Windows XP or 7 時就直接聯網路到 gmail 存取聯絡資訊。 iPhone : 因為手機最方便,除了不好輸入外,其實是最方便看與查找的。 iPhone <-> Mac: 因為 Apple 有個 iCloud 服務,只要在 iPhone 中打開,也在 Mac 上的 Address Book 中直接設定 iCloud 後,就沒有問題了。 Mac <-> Google Contacts: 這個我用的是跟其他人不同的方式,我使用 SyncMate 這個軟體來同步 Google 上的 Gmail 聯絡人和 Mac。 請看「 如何設定iCloud 」,並且把聯絡人這個部份勾起來。至於 SyncMate,這是分享文不是教學文,所以就不囉唆了。 行事暦:以 Google Calendar 為主。 Google 同步到 iPhone 和 Mac iCal,會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是我需要與許多人共用行事暦,而這一點 Google 做得很完整。 Google Calendar: 什麼都建在上面就對了。 Google Calendar <-> iPhone: 需要在 iPhone 上同步 Google 行事暦( 教學文在此 ),因為這個方式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