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007 Leadership Summit - 麥可波特

我想印象最深刻的是 Michael E. Porter,他的講題是「策略與領導(Strategy and Leadership)」,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領導。

他反省的概念是:「大部份的教會自稱的宣教活動,其實都只有滿足自己的需要,使得教會會友覺得很好、很有價值,但對於被服務的對象的真實需要,一點也沒有滿足,也沒有長久的改變,甚至更糟。」"Something what we are doing just meets our needs, not the recipitants'. If we approach the wrong way, we make it worse."

因此我們需要好的策略來「做得對在正確的事上」"Doing well at doing good."
##CONTINUE##
好的動機是不夠的,善行也是不夠的
教會要為它的活動定義清楚的目標,並且這個目標是有長遠價值的(我想:單單一句救人靈魂是不夠的),這個價值要被量化,好用來衡量。這個公式如下:
很明顯地,這是以企業的角度來看,還要算成本,可能馬上人有會反駁「靈魂是無價的」。是的!靈魂是無價的,基督徒永遠可以說一萬元、二萬元的佈道會若僅換得一個人信主,在天上也是歡喜快樂的,是的!這叫作感人的故事,是說給別人聽的,但不是這裡要探討的角度。這是個會友的角度、奉獻者的角度、參與者的角度、現今資源有限的角度、及長遠的角度。

我也曾經為許多機構奉獻,也有許多人為我的事工及生活奉獻過,我當過超過一年教會的會計(就是那種蓋章出事會被掀去關的那種),也去民政局上過幾個小時的課。回報說有人信主(列出信主見証)是不夠的,因為各各機構都在做都有人信主。我關心我支持(不論時間精神體力)是怎麼被使用的,我想看見不僅是口號更要有作為。

舉列而言:我曾經為鄉村福音佈道團奉獻(現在無收入只好停了)。 有兩個原因使把自己有限且微薄的奉獻交給他們,一是總幹事陳文逸牧師曾分享「鄉村工作的價值在於有許多人一輩沒有看過教會,當他未來進到城巿工作時,他感受到需要信仰需要時神時,他只會走入寺廟,因為那是他唯一知道的。但如果他曾到過教會,哪怕是一次也好,那麼教會可以成為另一個選擇,城巿的教會多了一個機會。」陳牧師讓我看到價值。二是七股工作區楊定修楊哥,他選定幾個重點村(七股很大村很多),不斷地把短宣隊放到那裡,我看到策略。

Social Value並沒有教懂我如何吸引人力及奉獻,而是使教會讓曾經或將來參與的人對於教會有信心。

什麼是策略?
前幾年有人教導我「策略性計劃」,其實我一直不懂,當然就很少用啦。Porter認為策略不是感人的願景(服事全台的弱勢家庭),不是行動(建立一百個據點),也不是異象(改變人心)。"Strategy is about an overall approach to creating the maximum social value for the target recipients/customers"

雖然我還在思考,但比以前聽到的更清楚了。

目標模式
原來在人腦中,相同的事不同的架構會帶來新的思維。當我們用不同的架構來看一件事,但可以得到不同的解法,生病一直不好是醫生的問題嗎?還是藥的問題?有沒有其他問題?

Porter以醫生看病為例:(舊有→新思維)
結果是給藥 → 結果是健康
看診的重點 → 看診的評估
(檢驗、治療) (康復情況與花費金額)
醫生個人的能力 → 整體醫療照顧

世界衛生組織用這個構架評做在非洲的醫療系統,最後發現居然只要派專員到病患家看著他吧藥吃下去,就可增加了70%療效。因為許多人忘了吃藥或者不喜歡吃藥。

策略的阻礙
  1. 不明確的目標:所以的活動都可以放進來,以致最後無法評估及檢討。
  2. 多重或衝突:過多的目標設定,或者目標群間存在既有衝突。
  3. 所有的活動被計劃者、出資者、參與者的個熱情所引導,而非「內容」本身的社會價值(Social Value)。
  4. 未曾嘗試著評估。
  5. 侷限在活動的金額或代價,而非原回原本的策略價值。
  6. 不敢/不能停止任何的繼有活動。

其他
在美國有無數的教會與機構在對城巿的貧窮做努力,單芝加哥就有上百個機構,但為什麼金錢好像石沈大海,更摻地是肉包子打狗。為什麼每個教會都要各自跟商店簽約發餐盒給窮人?為什麼不聯合採買?為什麼每個小教會都要自己設計慕道查經?為什麼傳道人找不到好材料以致於來的人沒有興趣? -- 不見得個都是問題,只能說看你怎麼想。

只能說,更看到管理,基督徒口中的約瑟(管家執分)的重要了。

--
關於 Michael E. Porter 麥可波特的網站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I am always encouraged by your newsletters.
Thank you for sharing with us.
I've learned a lot of new perspectives from you.
Angela(from S'pore)
Anonymous said…
Dear 韓大哥

我是健小豪,常收到你們的代禱信,但總是沒開個口。

你的部落格還真有趣啊!已經被加入我的最愛了。

請教個問題,麥克 波特是基督徒嗎?

他那句宣教的評論,一般人很難說的貼切!但他說的似乎是某種事實。

thanks anyway if any reply .

Bless you
^ ^
Steven Han said…
Porter 應該不是基督徒。

他對宣教的評論講出許多人的心聲,這不只是教會界,也是普遍 Non-Porfit 的現象。

我記得當時全場應是一片同意的氣氛。而這個反省我想美國許多教會領袖已經意識到了,因為去年在我們學校有一個宣教會議已經在討論了。

我想困難在於基督徒普遍認為這些活動不可以停,但是~怎麼改?
Anonymous said…
看來波特先生的確對各個領域的活動觀察入圍。其實這個問題我有想過,目前有許多台灣企業導入IBM的Key Perfomance Index 來量化所有的業務表現。

但如你所說的,我們總覺得聖經裡所啟示的不該受數字結果綑綁。

但某種程度上,我認為是該導入的,但目的不是哪來指責表現,而是從數據推理背後的真因:一如所舉的醫生例子,之前某個宣教機構在大陸西南的投入像是投入海裡,後來理解當地人,「予取予求」的心態,他們便改變策略,改為半奉獻、半要求當地人一起參與,成效不錯。

若智慧從神而來,管理的良好工具為什麼不能應用到教會裡呢?一如葉忒羅也敎了摩西如何管理眾人。

「凡 事 我 都 可 行 、 但 無 論 那 一 件 、 我 總 不 受 他 的 轄 制 。 」

重要的是知道老闆是誰,最高指導原則在哪裡。

不過我覺得波特的,對社會資源貢獻極大化,有個前提:每個教會事實上都希望能有所貢獻,所以做了很多,卻不見得有成效,甚至產生重複的資源投入。以台灣教會界為例,某種程度必須是各教會有相當的緊密聯合,清楚知道各教會的長處,進行分工,一如台灣的IT業,從上游下游精細的切割每段流程。

anyway ,這只是我的胡亂呻吟,看看就好。
不當之處,懇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