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Liang 「我們這世代的鄉愁」
妳的問題讓我在公車上停不下來!其實這個問題,我想大部份的社會觀察家、或是歷史學者、甚至經濟學者們會看得更透激。我越來越相信,基督徒過度相信自己的眼光,忘了神賜下的智慧也在週圍,不自覺得小看了非督徒們與專家們的成果。
我們這世代的鄉愁,站在一個 1979 年出生,父母為軍公教,幾乎畢生都在台灣台北(純地理描述,別對號入座,但可各自發揮),也是被這個淺在儒家思潮歷史養大的芋頭蕃薯,血統不純的天龍人,填鴨式教育的產物,這是我的角度。這是一個心裡一直在抗議者的心聲。
語言上沒有。我外曾祖母用得是台語,直到她 2004 過逝,我都只跟她說台語,但她其實是日、台語雙棲,念過日據持代第一高女。我在台灣督督長老教會長大,高中大學時看到的標語是「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對上帝有信」(純憑記憶,不 google),教會使用的是台語,但我卻找不到對台語的愛,我甚至還參加過教會的台語聖經朗讀比賽,但是輸了,台語不是我的定位,我甚至不明白教會那些長輩的堅持,台語無法以生活與文化層面吸引我,只留在規矩面。英文也是痛苦,它到研究所前都只是「學科」,而不是與人互動與探索世界的工具。國語(華語 Mandarin)型塑了我。
歷史文化上沒有。小時候讀得歷史地理是中華民國,但是大部分地方,不只沒能力去,主要是進不去。關於台灣的歷史少之又少,關於台北、北縣、汐止的過去一無所知。高中老師都稱我們學校為台獨一中-一個曾被強迫關校的私交,但那卻是個重要歷史片斷。到國外讀書時,第一次驚覺 culture night, nation night, I don’t have any custom to wear. 當韓國同學穿著韓服、日本同學穿著和服、非洲同學五花八門的美麗服飾,我~什麼都沒有。原住民服,有臉穿嗎?唐裝旗袍,我只穿過綿襖。總不能裸體被警察抓走,所以我穿了牛仔褲與 T-Shirt,因為台灣美國影響太深,我們過度西化,不,是美國化。過去台灣人的世界,等於美國。台灣政治前途不明,歷史近幾年來、特別是在解嚴後、網路興起後大量解構,我們急著劃清界限說:「這不是我」,我們把彼此貼標籤,非友即敵的文革思維,希望只是暫時找不到自己,而不是永遠失去自己。請不要責怪下一代沒有認同或是文化,因為我們這一代什麼也沒留給他們。或者,我們自己手中也沒有。
方向上沒有。這是個惡性循環,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我們急功近利,完全逐水草而居。生存一直是我們這一代內心的急迫,但是出於恐懼。而不是站立在某種根基上,好像觸不到底的溺水者,用盡全力跳出水面,卻無法實現。儒家思想使我們以為教育(或是現代式的高等教育)是唯一的翻轉,但卻不知教育為何?所以教育成了名、利、權的馬車,而名、利、權也成了我們僅有的方向與安身之道。台灣的房地產概念,好像這個縮影。我們不知要成就什麼?
過去的路徑不再。聊一個個人的時代經歷。2001 年我大學畢業,家中拿到台塑及其他 1-2 間公司的信,直接請我考慮他們公司。但其實,早上 97-00 年,當時科技公司的配股配息才已悄悄取消,一夕(3-5年)致富早已成罕見,高教政策的缺乏方向,有無數像我這樣的人,多數的年輕人像我一樣,沒有被培養過獨立思考與獨當一面;沒看過現實,不小心也承受不了現實;以為念得是未來,其實努力的是過去。沒有根與鄉的努力。
網路 i 世代。沒有了鄉,找不到根,漸漸地也沒有了我們。因為媒體、政黨惡鬥、新一代的心中只有拆毀、沒有建立。我們成了酸民,因為酸,成了生活中的小確幸。在酸的那一刻,彷佛,世界稍微得到了舒緩。如果巴西辦奧運,只要足球得到金牌,那一刻,似乎巴西人的幸福就來到。大環境的拆毀越來越強,彼此找不到「們」,所以回到小群、回到網路來取暖。我完全不反對網路(我正用網路發言),但我不確定網路的「我們」是否跟實際、現實、每天的「我們」,是否相同。
某方面,原住民可以爭取恢復自己的土地、文化、與語言。但像我們這種心裡沒有根的一代,我們充其量只有資源,卻沒有資產。我持繼認同著台灣這塊土地(含台、澎、金、馬、釣魚台、太平島)。我也在想,我的根是什麼?除了我的信仰,是什麼拉起我與周圍的人。
妳的問題讓我在公車上停不下來!其實這個問題,我想大部份的社會觀察家、或是歷史學者、甚至經濟學者們會看得更透激。我越來越相信,基督徒過度相信自己的眼光,忘了神賜下的智慧也在週圍,不自覺得小看了非督徒們與專家們的成果。
我們這世代的鄉愁,站在一個 1979 年出生,父母為軍公教,幾乎畢生都在台灣台北(純地理描述,別對號入座,但可各自發揮),也是被這個淺在儒家思潮歷史養大的芋頭蕃薯,血統不純的天龍人,填鴨式教育的產物,這是我的角度。這是一個心裡一直在抗議者的心聲。
我的鄉愁是「沒有我們、沒有鄉」
語言上沒有。我外曾祖母用得是台語,直到她 2004 過逝,我都只跟她說台語,但她其實是日、台語雙棲,念過日據持代第一高女。我在台灣督督長老教會長大,高中大學時看到的標語是「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對上帝有信」(純憑記憶,不 google),教會使用的是台語,但我卻找不到對台語的愛,我甚至還參加過教會的台語聖經朗讀比賽,但是輸了,台語不是我的定位,我甚至不明白教會那些長輩的堅持,台語無法以生活與文化層面吸引我,只留在規矩面。英文也是痛苦,它到研究所前都只是「學科」,而不是與人互動與探索世界的工具。國語(華語 Mandarin)型塑了我。
歷史文化上沒有。小時候讀得歷史地理是中華民國,但是大部分地方,不只沒能力去,主要是進不去。關於台灣的歷史少之又少,關於台北、北縣、汐止的過去一無所知。高中老師都稱我們學校為台獨一中-一個曾被強迫關校的私交,但那卻是個重要歷史片斷。到國外讀書時,第一次驚覺 culture night, nation night, I don’t have any custom to wear. 當韓國同學穿著韓服、日本同學穿著和服、非洲同學五花八門的美麗服飾,我~什麼都沒有。原住民服,有臉穿嗎?唐裝旗袍,我只穿過綿襖。總不能裸體被警察抓走,所以我穿了牛仔褲與 T-Shirt,因為台灣美國影響太深,我們過度西化,不,是美國化。過去台灣人的世界,等於美國。台灣政治前途不明,歷史近幾年來、特別是在解嚴後、網路興起後大量解構,我們急著劃清界限說:「這不是我」,我們把彼此貼標籤,非友即敵的文革思維,希望只是暫時找不到自己,而不是永遠失去自己。請不要責怪下一代沒有認同或是文化,因為我們這一代什麼也沒留給他們。或者,我們自己手中也沒有。
方向上沒有。這是個惡性循環,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我們急功近利,完全逐水草而居。生存一直是我們這一代內心的急迫,但是出於恐懼。而不是站立在某種根基上,好像觸不到底的溺水者,用盡全力跳出水面,卻無法實現。儒家思想使我們以為教育(或是現代式的高等教育)是唯一的翻轉,但卻不知教育為何?所以教育成了名、利、權的馬車,而名、利、權也成了我們僅有的方向與安身之道。台灣的房地產概念,好像這個縮影。我們不知要成就什麼?
過去的路徑不再。聊一個個人的時代經歷。2001 年我大學畢業,家中拿到台塑及其他 1-2 間公司的信,直接請我考慮他們公司。但其實,早上 97-00 年,當時科技公司的配股配息才已悄悄取消,一夕(3-5年)致富早已成罕見,高教政策的缺乏方向,有無數像我這樣的人,多數的年輕人像我一樣,沒有被培養過獨立思考與獨當一面;沒看過現實,不小心也承受不了現實;以為念得是未來,其實努力的是過去。沒有根與鄉的努力。
網路 i 世代。沒有了鄉,找不到根,漸漸地也沒有了我們。因為媒體、政黨惡鬥、新一代的心中只有拆毀、沒有建立。我們成了酸民,因為酸,成了生活中的小確幸。在酸的那一刻,彷佛,世界稍微得到了舒緩。如果巴西辦奧運,只要足球得到金牌,那一刻,似乎巴西人的幸福就來到。大環境的拆毀越來越強,彼此找不到「們」,所以回到小群、回到網路來取暖。我完全不反對網路(我正用網路發言),但我不確定網路的「我們」是否跟實際、現實、每天的「我們」,是否相同。
某方面,原住民可以爭取恢復自己的土地、文化、與語言。但像我們這種心裡沒有根的一代,我們充其量只有資源,卻沒有資產。我持繼認同著台灣這塊土地(含台、澎、金、馬、釣魚台、太平島)。我也在想,我的根是什麼?除了我的信仰,是什麼拉起我與周圍的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