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以斯拉記》簡介

舊約聖經的雅崴神對亞伯拉罕及其後裔的應許,原以會在大衛王朝時達到巔峰,但卻在北國以色列國 722 BC 撒瑪利亞被亞述攻陷, 南國猶大國 587 BC 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後,宣告亡國,劃上句點。只是那只能算是短暫的句點,因為《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讓我們看見,即使亡國,神的手仍在。

若是沒有西洋歴史及地理的背景,讀起舊約,特別是以色列國建立後,會格外地辛苦。因為許多的人名與地名大量地出現,很容易搞混,一不小心變成時代錯置(anachronism),腦海中張飛打岳飛。《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需要一起看,它們原本是合在一起的一卷書。直至 1448 AD 希伯來文舊約 Hebrew Bible 才根據《武加大譯本 Vulgate》的做法,將二卷分開。很難判定到底誰是此書的作者,連成書日期也差距很大。但此書的寫作時間背景應是二約之間的沉默時代,即舊約《瑪拉基書》到新約《馬太福音》的 400 多年,政治與歴史豐富,但神的默示與啟示卻是一遍沉寂,故叫沉默時代。而透過以斯拉記的建殿過程,似乎是對於上帝的啟示,神對祂選民的照顧,帶來一絲曙光。

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其實是我個人舊約讀起來最痛苦的二卷書,因為它們不是照時間軸書寫,而是按事件軸來書寫,這是非常困擾一般讀者的。下方的時間對照圖可以作為參考。


雖叫《以斯拉記》,其實以斯拉這個人一直到第 7 章才會出現。前 6 章的焦點在重建聖殿及所遭遇的擱阻,當然畫面高潮是分不出歡呼聲與哭聲(3:13)及守逾越節(6:19-22)。建殿的主要角色是所羅巴伯及耶書亞,當然你也會看到舊約先知書的先知哈該及撒迦利亞在這裡被提及。值得留意的是 4:6 - 7:21 的時間序,中間又有好幾個波斯王的名字被提及,所以若對歴史很在意的讀者,需要小心。5:13 的巴比倫王塞魯士就是波斯王塞魯士,因他打敗了巴比倫;而 6:22 亞述王的心指得是波斯王大利烏,因為波斯帝國勝過亞述帝國,所以才被叫亞述王。以斯拉在 7-10 章才是主角,繼續建建與維護聖殿,讀者將會看到以斯拉來耶路撒冷的過程、王的供應、以及用現代基督徒的角度覺得不可思議地處理與異族通婚的問題。

註:以斯拉與尼希米不只是在歴史時間點兩人有重疊,且在尼希米記第 8-9 章,以斯拉有出現並成為主要的帶領者。

--
此文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每日讀經】群組對聖經每卷書有個快速簡單的認識。

Comments